刘国松祖籍山东青州,1932年出生于安徽蚌埠。少年坎坷,但聪颖勤奋,喜欢画画。1949年定居台湾,14岁在武昌读初中时开始学画,1956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,并于同年创立五月画会。20岁转习西画,即走上艺术之路。1968年成立中国水墨画学会。他说自己是个北方人,却在南方成长;是个东方人,却在西方成名。在香港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,其间曾在美国艾奥瓦大学及威斯康辛州之史道特大学任客座教授。1977年当选为国际教育协会亚洲区会长。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高级讲师。刘国松在全世界举办过80余次个人作品展。这样一位“东西南北人”,怀着强烈的爱国爱土之心。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位来大陆举办画展的台湾画家。
放眼世界,中国现代水墨创造的影响,已引起国际艺术界的关注。从后起的知名艺术家和现代水墨当下艺术形态来看,则可以更鲜明地看到刘国松原创性水墨的影响。中国画的基本的审美原则下,艺术创造的呈现形态多种多样,那些达到极致的经典作品都别有创造意义。
他与艾青、李可染、吴作人、刘海粟、吴冠中、黄苗子、叶浅予等艺术大师和后辈艺术家结下真挚友情,他为两岸文化交流付出的热忱和努力,使人感动和感佩。刘国松杰出的艺术创新和具有时代标志性的艺术作品,在当代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也有多种路径可循。而刘国松以自身创作的成果和创新的境界,以自己的方式为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绘画界的创新尝试树立了信心,也以他自己成功的艺术探索,为中国现代水墨的发展注入充满活力的元素。
刘国松说“艺术的本质是创造”。他走着坚韧开拓的无止境的艺术道路。今天,刘国松已是八十老人。从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后的二十余年中,他仍然在坚实的艺术创新中前行,他的作品更充沛地洋溢着中国的文化精神,更自信地表达着他的审美理想,吸收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而又融汇西方艺术创新元素,从创作观念、绘画方法与技巧,甚而工具材料,都在他独特的创造中交相融汇,以物我相融的挥洒,营造出现代水墨的清新绘画境界。他以现代水墨探索之路的蹊径异彩,以中国传统艺术当代转换的神妙绘画语言和表达的时代精神,呈现给我们的美的艺术世界,使人流连忘返,沉醉其中。
评论